也談南韓之正名 |
|||||||||||||||
9月17日論壇裡陸以正大使的大作"韓稱我為中華民國了嗎?,深有同感,要
國家的名稱和人的名字,都是與生俱來,更改不易.1949年國府撤守台灣,起先為了和共產中國有所區分,曾向全球 要求稱我為"自由中國" Free China.當時有東/西德,南/北越,南/北韓之分(中韓在92年建交前,北京慣用南/北朝鮮之名),為使讀者不會混淆,邏輯上合理,處理上也算公正,並沒貶低和污名化.讀者可曾留意歐美各國是如何稱呼南韓?是South Korea還是R O K? 最近韓國駐台代表部由代表吳相式署名,發函國內各大媒體,要求對其國名正
身為駐外的大使吳相式,不事先照一下鏡子,自己的要求是否站得住腳,蠻橫無理,一廂情願,只顧要求別人尊重他的國名,卻在公函中不尊重和漠視駐在國的國名,不叫中華民國而稱台灣,真是不可理喻.國與國間不管其大小相差若干,都應互尊互惠為原則. 筆者居韓多年,忍受無數欺壓,不平等待遇.韓戰前華僑人數約六萬左右,現餘不足兩萬,那裡低下層老百姓喜以清國奴或大國奴辱罵我們,又有苛政對待華僑,華人只能背後罵一聲"高麗棒子"出口氣.當然這都是過往不愉吷的歷史,升斗小民低俗行為,不足掛齒. 在此順便提一下漢城之正名,漢城從前是叫漢陽,1395年朝鮮時代改叫漢城,一直沿用600餘年,1910年日寇侵占併吞朝鮮,將首都改名為京城府.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,由美蘇主導將朝鮮一分為二,南朝鮮由美方輔助李承晚執政成立大韓民國,首都的名字捨漢城而改用서울,但若用漢字書寫,只得寫漢城.韓國人對"漢"一字,有點敏感,傷民族自尊,數年前漢醫改為韓醫,橫跨漢城的漢江改韓江,其國寶大漢門有其歷史意義尚未改名,首都北方的屏障北漢山,也無法改名叫北韓山,位於首都市郊的"獨立門"原名叫迎恩門,那是歡迎古時中國使者之意.他們這樣挑選式的去中國化,有點像搞台獨的民進党.2004年,時任市長的李明博,曾向世人公開徵名更改漢城的中文名稱,筆者之友某君曾戲言,如以서울發音,就唸成"草窩",若以英文Seoul就改用中文的"騷味兒"了,當然這是笑話一則. 漢城改名為首爾快4年了,這名字聽來還蠻好,但筆者較為傳統和保守,我會一直用"漢域"來叫,那裡留下了我無數幼年記憶和烽火戰時的遭遇,若用首爾好像於我太陌生了. |
|||||||||||||||
李作堂 /翠溪 San Francisco (tsuotang@gmail.com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