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華文藝
上一篇目錄下一篇
天壤之別
天壤之別
 

天壤之別

 
 

翠溪/李作堂
月份是海峽兩岸學子考大學的日子.在台灣日畸形的教育制度,有百餘所大學招生,錄取率95%,每個學科只要七分,就能有書讀,阿貓阿狗都是大學生.在大陸僧多粥少,要形容考大學之難,恰當的比喻最好用,[蜀道難,難如上青天],那裡的畢業生都是真材實料.

八月八日世界日報大陸版登載了頭條悲劇新聞:[沒錢供子上大學,貧農上吊],報導說;山東濰坊市一名63歲于姓農民,含莘茹苦地供兒子讀高中,一心盼望兒子考大學,但因無力功兒子上學,在兒子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次日,上吊自殺,在家中一低矮門上結朿自己的生命.

在外面做家教賺學費的老于兒子于恩江趕回家中,看到了令他悲慟欲絕的一幕,老于仰著頭,雙腿屈膝懸空,繩子繞在脖子上,面容平靜,如有求生本能,只要一放腿,雙膝就能著地,不致於氣絕,但他沒有.報紙說,老于僅種植七畝地維生,家徒四壁,貧苦的老于,因沒有錢,又不識字,在37歲時才娶了近村一聾啞,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子為.

他是位敏感,善良,自尊心極強的人.長期生病,外表有著不符年齡的蒼老,衣著破舊,他從沒參加學校家長會,怕丟兒子臉面,有次兒子考得第一名,受校方表揚,老于覺得那是他一生最榮耀時刻,本來要參加,但還是沒去.
老于在自殺前,曾對于恩江說:[兒啊!你終於考上大學,能獨擋一面了,我若有意外,你要善待你媽你姊姊].這是一個多麼悲慘,令人震驚心酸的社會新聞,當地首長怎麼不早一點給予關切.灣區韓華文教基金會得到這訊息後,已請求中領館協助聯繄,願向于恩江升大學給予協助.

也是八月八日這一天,筆者陪友人北上奧勒岡,送他表哥的兒子去就讀私立教會中學,在國內升大學的門路太窄不易,許多富裕家長都把升高中子女送往國外就學,已成為風氣時尚,其費用昂貴-如史丹福,哈佛.我們車行八小時到達那環境優雅的教會中學(筆者稱其為學店),全校300餘學生,有30多名國際學生.我們提前到達,那一天正是舊生遷走之日,看他丟棄的物品,腳踏車,小冰箱,檯燈,衣物堆積如山,這些富家子過的是奢侈生活,我們送去的孩子,就有七雙名牌鞋,兩套西裝.台灣在1952年也曾為高官子女開放過一次中學生留學,如陳履安.南韓在1998年也對中學生留學開放,富豪子女挾巨額款項前往歐美留學,年級輕輕,經不起外界引誘,吸毒,墮胎犯罪時有發生,十年下來,南韓曾有批比,這個旁門左道為國家將來儲才是個失敗政策,除了語言及視野開闊外,其他的成就尚不及留在國內按步就班升學來得好.據東亞日報社論說:政府已在考量此一不正當渠道之得失.希望政府正視這個問題,訂出妥善辦法,增加效益,減少弊端,免得期望子女成龍成鳳的父母,花了錢結果反而失望.

 
     

 

上一篇目錄下一篇
投搞文章內容不代表本聯誼會立場